4月20日,在第六屆固廢處理與生態材料學術與技術交流會上,浙江省環保集團生態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以《冶金渣協同利用:多源固(危)廢資源化的創新實踐》為主題,全面呈現PMAP(精準水洗-多元活化-低碳聚合)工藝在資源循環價值鏈重構中的戰略價值,為落實“十四五”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提供關鍵技術路徑。
技術攻堅:打通資源循環“最后一公里”
作為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先鋒,生態環保研究院依托PMAP工藝打通冶金渣、飛灰等多源固(危)廢協同處置路徑,構建全鏈條技術體系,生成具有經濟效益的資源化產品。生態環保研究院有關負責人從大宗固廢及飛灰的痛點、市場角度出發,總結PMAP工藝的技術特點和發展優勢,為大宗固廢的綜合利用目標提供可復制的解決方案。
作為省級環保科研先鋒,生態環保研究院以PMAP技術為基礎,形成資源循環新質生產力,打造“政產學研用”一體化生態,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綠色動能,彰顯“杭鋼力量”。